首页 > 历史军事 > 隋唐风云 > 第30章大乱

第30章大乱(1/2)

目录
好书推荐: 种田得甜种豆得逗 道化天劫 开局一万生活费,赚下万亿身家 忽悠六百年从穿越开始 娇美娘子种田忙 大荒之主:觉醒SSS级天赋 直播:水友要我挖弟弟仙骨 夫君位极摄政王 全民修仙:网恋女友竟是女帝 千金惹爱三分甜

从东魏北齐的历史来看,高家对于佛教始终非常推崇,并不存在忌讳之说。

“亡高者黑衣”的预言,确切地来说,应该是在北齐建立之后才产生的。

《北齐书》记载,高洋有一次问左右的人说:“什么东西最黑?”左右回答道:“最黑的莫过于漆。”

古代的漆,都是天然漆,是从漆树上提取的汁液,这种汁液被涂抹在器具上,这种器物就叫做漆器。

这种汁液经过日晒之后,就会形成黑色的漆膜,不仅可以防止虫蛀,同时它很难褪色,也起到美观的效果。

但是,古代的漆并不像今天的漆一样有五颜六色,古代的漆普遍都是黑色。

高洋听完这番话,若有所思,高洋突然敏锐地意识到,“漆”与“七”同音,进而又联想到了自己的七弟,即同父异母的高涣。

高洋认为,“亡高者黑衣”恐怕指的就是自己的七弟高涣。

高涣自小便孔武有力,并且在战场上立有功勋,而高洋在高欢的众多儿子中并不突出,甚至还被自己的大哥高澄所瞧不起,高洋的内心难免不自信,再加上此时“亡高者黑衣”的预言,因而,高洋对自己的七弟高涣起了杀心。

很快,高洋便把高涣抓获,关押在了笼子里,一年后,又将高涣处死,这才作罢。

事实上,因为“漆”与“七”同音,高洋便杀死了自己的七弟高涣,这未免有些猜疑心过重,而高涣却不明不白地做了一个冤死鬼。

根据佛家典籍《续高僧传》和《广弘明集》的记载,向高洋说漆最黑的人,是一个僧人,此人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僧稠。

僧稠,是南北朝后期一个非常著名的大德高僧,就如同唐太宗时期的玄奘。《续高僧传》记载,僧稠曾经应高洋之邀,来到邺城,弘法传教,就连高洋在僧稠面前,都自称弟子,可见僧稠在当时地位之高。

正是因为僧稠的德高望重,因为高洋对僧稠的敬重,高洋才把埋藏在心底的疑问和盘托出,而当僧稠对高洋说漆最黑之时,高洋也才会如此深信不疑,并且联想到了“漆”与“七”同音。

如此看来,高涣被杀的悲剧,实际上是僧稠间接造成的。

我们不禁有这样一个疑问,僧稠为何要说漆最黑?

答案是避嫌,推脱,祸水别引。

因为南北朝时期僧人穿黑衣,僧稠为了避嫌,于是故意在高洋面前混淆视听,说漆最黑,进而把高洋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然而超出预料的是,高洋却联想到了自己的七弟高涣。

问题再一次回到了原点,即僧人的问题上,难道这里的黑衣人就是指的僧人?在《续高僧传》中,其实还有“亡高者黑衣”的另一个版本——“黑沙弥若来,高座逢灾也”。

仔细分析一下这句话,“高座”无疑是指代高家,“逢灾”显然也是暗示高家将会遇到灾祸,“黑沙弥”所指的就是穿黑衣的和尚。

“黑沙弥若来,高座逢灾也”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穿黑衣的僧人将会灭亡高家。

可见,“黑沙弥若来,高座逢灾也”完全是“亡高者黑衣”的2.0版本,而且更加直接地指出,黑衣人就是僧人。

从来都没有空穴来风的谣言,一切的谣言,其实都是人为的。

可以看出,制造这两条谶语的人,一定是和僧人有过节,同时也和高家有过节的。

我们把问题再转移到“亡高者黑衣”这条预言最初的起源上。按照《北齐书》的记载,这条预言是出自术士之口,而术士往往是道教徒,或者是信奉道教的人。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和佛教都是并行其道的,道教和佛教都曾兴盛一时,而到了南北朝后期的北朝,道教和佛教的发展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后,宇文氏和高氏对于道教和佛教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在西魏,宇文泰承袭北魏的传统,非常尊崇道教,对道教的推崇胜过佛教。《隋书·经籍志》记载:“后周承魏,崇奉道法,每帝受箓,如魏之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历代帝王聚集,互相征战各个世界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太祖实录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特种兵之开局退出红细胞 穿越古代当赘婿!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