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四十八章 鄂尔多斯善后问题

第四十八章 鄂尔多斯善后问题(2/2)

目录
好书推荐: 有琴 检验科医生 掉马后成了傅先生的小祖宗 寂寞路灯 风云际会之风波令 你们修仙我修神 白月光她黑化后逆天了 火之诗 快穿之神偷大佬飒爆了 木叶寻找永生之旅

除却这些之外,杨博还要安排榆林镇的一些卫所军迁徙到鄂尔多斯驻扎,并建立新的城池,规划版图。总之,杨博有很多事情要忙。

他最大的难题还是缺人。

鄂尔多斯其实很大的。但是这么大的面积,只有几十万人,而且都是蒙古人,汉人没有多少,在善后的时候,杨博自然不能让鄂尔多斯部都留下来原因很简单,从周梦臣对河朔省的军事布置来看,河套地区,也就是鄂尔多斯是作为河朔省的腹地,在黄河环抱之中,是处于绝对安全的地方,再加上鄂尔多斯水草丰盛,靠近黄河的很多地方,都能改造成为上好的良田。

不过,是用来养马,还是有来种粮食,都是河朔一省的核心区域,如果这里安置一个蒙古部落,万一这个蒙古部落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岂不是祸起萧墙之内?让朝廷反应不及。

当然了,全部将蒙古人迁走也不行,毕竟放马也是需要大量蒙古人的。但是与云中府一样需要重视汉民与蒙古人的比例吗,一定要让汉人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只是可惜,很多事情杨博都是有办法的。但是对于人口这一件事情上,他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整个河朔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

有充足的人口,河朔才是大明的地盘,如果没有充足的人口,大明对河朔充其量是武装占领而已,等时间一长,还是要放弃的。

但是人口不是韭菜,地里面一茬一茬的,人口一茬最少要十几年生长。一时间杨博从什么地方找人。他只能写信隔日家乡父老,让家乡父老帮忙。

毕竟,真要说起来,整个北方,也就是山西人口密集最多。人多地少。引家乡人来这里屯耕,也算是造福乡里的好事。奈何,大明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迁徙的。杨博也不可能对家乡人采取什么强硬手段。

这让他烦恼之极。

就在他在为这一件事情烦恼的时候,周梦臣也在汇总可以迁徙百姓的名单。

周梦臣汇总方式很简单,就是挂上一批修长城的单子,给银子,但是要人去塞外一去就是一年。周梦臣本来没有想过有这办法,他想的很简单。

无他,地震对关中生产力摧残很大,很多人都处于生死边缘。这种情况之下,是很容易召集百姓移民的,问题是,他的赈灾效果太好。

在各乡约会的努力之下,不敢说全部灾民都处置好。但是人但凡能有一口饭吃,都不会想离开家乡,而周梦臣布置的很多卖力气的活,正好让很多百姓有了喘息之机。、

周梦臣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过,周梦臣很快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这也不是骗。因为周梦臣估计河朔一带确实需要很多工程。而百姓对于离开家乡的恐惧,让每一个人都觉得,这种工钱都是卖命钱,但凡有一点办法,都不会走这一条路的。

只是,地震造成的损失是现实存在的,即便周梦臣赈灾效果再好,也不能弥补地震造成的损失。不要忘记各乡约会拿到的不是赈灾款,而是贷款。

既然是贷款,就是需要还的。

所以很多家庭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他们面前也没有多少路可以选。所以只能搏一搏,而选择这种搏一搏的人选,与周梦臣挑选移民的人选,可以说高度重叠。都是年轻力壮,都是有家有口。都是家中赤贫。等他们到了河朔,只要待遇好,是愿意留下来,甚至也愿意将妻子儿女接过去的。

当然了,最好是彼此交通方便一些。

周梦臣做出初步的汇总,最少能够从关中征召这样的人两到三万,如果加上他们的家眷,大概有十几万之多。这些人填充河朔。虽然不够,但也差不多了,更不要说,如果这个办法合适,从山西,河南,还能征召更多壮丁与百姓。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书页 目录 没有了
新书推荐: 大秦:始皇之嗣,血战至巅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历代帝王聚集,互相征战各个世界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太祖实录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