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 第35章

第35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丹武仙途 破游戏不玩了 真少爷身份曝光,姐姐们追悔莫及 银龙之从破壳到神灵 快穿:财迷遇上散财童子! 晨曦归来 乾坤至尊诀 今天能不能躲过柯南的麻醉针 努力的全新人生 拜师九叔,悟性逆天!开局通天箓

比较遗憾的是,他踅摸一圈。

发现自己能选的主食,在这个年代的东北,仍然只能是从小米或者是玉米里面二选一。

外加着也就是些更难吃的,高粱米之类的杂粮。

翻看记忆,自家至少两年没种过小麦,所以家里一直都没存过多少面粉。

家里倒是有那么十斤八斤的,这还都是拿粮食跟村里人淘换来的。

用处嘛,也就是逢年过节拿来包个饺子什么的。

穿越过来,检查过后,发现家里也就这么点白面。

估摸着,这点面最多也就够春节做点炸货。

外加着等有了猪肉,能包些饺子也就差不多了。

他也就没下手糟蹋,省得到了年关还得去找人家换。

人家有多的还好,不多的话,给自己现磨,那不是麻烦人嘛。

李想国也想起上辈子被无数次问“你不是北方人吗,怎么不爱吃面?”

其实问人家这话,你总该问问是哪里的北方人吧。

都到二〇xx年了,难不成你家没通网,连现在小年轻的北方人大半都不怎么爱吃面都不知道?

反正上辈子李想国打小儿就没怎么吃白面,也没养成这个爱好。

这辈子,翻看记忆。

原主吃面食的次数也不算多,想来应该也说不上喜欢。

毕竟他如果真的爱吃,又有个疼孙子的奶奶,怎么还不多淘换一些白面给他吃?

就算村里换不到,难道出去的时候,不能让别人给捎带回来吗?

这个时代,即便松江省也是以种植旱地为主。

那又怎么会少了种小麦的。

县里那些粮店,卖大米的大多是从南方运过来的,卖米的也没几家,价钱只能说很贵。

但是哪家店会少了质优价廉的面粉?

反复犹豫再三,嫌弃买来麻烦,更怕村民们起疑心。

所以他还是放弃了买几袋子大米,每天煮大米饭来吃的想法。

整个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历史不足三百年,大面积种植的历史甚至不到五十年。

像后世东北大米驰名全国,其实也已经是八十年代以后的事情。

不管你相不相信,爱不爱听。

现在的东北大米,其实是始于上世纪殖民带来的良种。

八十年代后的发展,也是因为藤原长作推广旱育稀植技术而实现的。

使得水稻种植在东北得以大面积推广。

进而这项技术在全国推广开,也大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

而且变相的生长期延长,也使得一些原本不符合种植条件的高产品种能够在东北种植。

再加上旱改水和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因素。

最终成就了东北以全国百分之九的水稻种植面积,生产出国内大米产量的百分之二十的辉煌成绩。

几年前的胜利,村民们也赶走了村里的日本殖民。

但是整个村子里,最终只有几家分到了水田。

用的种子,还是那些田里留下的水稻。

也不知道是水稻品种还是种植技术有问题,产量一直都不怎么高。

自家所在的农业小组都没分到水田。

更不要说自家,真是连半粒水稻或者大米都没有。

除非他真的去不了四九城,或者去了留不下只能回来。

那时候,他会考虑找片低洼荒地开一片水田,弄点稻种自己种了碾米吃。

李想国上辈子家里就在农村。

当地也是最早一批拿到省里推广旱育稀植技术的册子的地区。

他还帮着识字不多的父母解释过册子里的知识要点,自然大致明白这东西应该怎么操作。

但是当下,他不能说,也没办法说。

哪怕这技术无疑会给农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让你做任务,你去创飞男女主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从猛虎开始的进化 天才女元师 重生复分:我携空间来 那夜后,糙汉霍总跪哄孕吐小甜妻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