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回来时她却走了 > 第七十二章 向北有“三先生”相陪

第七十二章 向北有“三先生”相陪(1/2)

目录
好书推荐: 帝逆洪荒 末世后多子多福,我是丧尸母体! 重生宝可梦:我的青梅竹马是小光 末世:外星飞船撞向地球灭绝人类 无敌傻医在山村 我的日常笔记1 烽烟漫 知道我有个竹马后,皇上急了 佣兵女王带空间穿越古代只想种田 垂钓术士

前面说到,向北在“现实真的比想象的还要更困难”的时候,有阿q先生、得过且过先生和乐天先生在开导他……

中国五四运动的先锋干将,并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也曾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Rb思想文化领域享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先生有很多了不起的着作。在这些了不起的着作中,《阿q正传》正是其中之一。其笔下的阿q,自然是向北自小便有所耳闻和去书中有过了解和思考过的。虽然,先生笔下的阿q有麻木不醒、不敢于反抗和迂腐等等方面的陋习,但是阿q在某些方面的那种自我安慰之精神胜利法,却可以在向北遇着“现实真的比想象的还要更困难”的时候,能实实在在地帮上向北,比如:

和别人口角时的“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你还不配……”之精神胜利法。

被别人打时的“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之精神胜利法。

当被揪住黄辫子被逼着说“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的时候,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却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之精神胜利法。

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个一般之精神胜利法。

对此,鲁迅先生在书中说:”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能感觉得到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又有些胜利者,当克服一切之后,看见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他于是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没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个,孤零零,凄凉,寂寞,便反而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

是的,有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人便永远是得意的了......况向北现今生活的这个年代早就没有了阿q那个年代的国恨家仇和阶级恨,而没有了去面对国恨家仇和阶级恨所需要起来斗争,甚至拼了命去抗争之必要,然后仅仅是在人生处在低谷和事情上遇着了麻烦、困难的阶段。在这样的阶段,有阿q精神胜利法之自我安慰,确实可以帮向北脱了困后,去重新振作起来并坚持下去。

这,便是阿q先生于向北之帮助。

至于得过且过先生,自是得从那做一天和尚得去撞一天钟的事情说起。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我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不像从前那位老中堂,摆在面上被人家骂什么卖国贼,我就得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留着我中甚么用!也不过像俗语说的,‘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罢了!就是拼性命去干,现在的事也是弄不好的。”

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寒号虫》:“羽毛脱落,索然如彀雏,遂自呜曰:得过且过。”其意思是说,寒号鸟无论在夏季还是在冬季,它懒惰的搭窝,最后只能是在寒风中很可怜地哀叫。成语告诉人们,不要做一个目光短浅、骄傲自满的人,取得一点进步就得意洋洋,高傲自大。如果对将来的一切都没有计划,只看到当下,看不到将来,一旦遇到困难就只能悲观的等待。

所以,得过且过先生,常常意指遇事敷衍,得过且过。然而,得过且过先生,之于向北,则有无可奈何,不勉强从事而过好当下,即:走一步算一步、走一步看一步之意思。

如果有人问,“”什么样的人生最失败?”,那当然是:把时间浪费在过去的同时,还常常担忧未来。因为,这样的心态,会让我们无法过好当下,而其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失败。向北如是想道。

当下,是聆听一朵花的盛开,是目睹一轮月的圆缺,是我们脚下正在走的每一步路;而未来,是期待一场雨的到来,是等待一片叶的归根,是我们前方未曾抵达的那段旅程,所以,最好的生活,就是过好当下,期许未来。向北他很认可这样的说法,而或人生感悟。

回来后的日子里,一想到未来,一想到肩上的担子,向北的眉宇之间便会立刻显现出“三五环”的皱纹,而其两个眼袋便会在消然间变得越来越大。至于白发,则会三三两两的,互相邀约了以不请之请的方式,去霸道地爬上向北额头和两鬓。

人总是容易留恋过往的云烟,又或是觊觎未来的美好,而一次又一次的抛却当下的风景。

殊不知,今天又何曾不是未来,又何曾不是曾经。时光的齿轮总是在转。别忘了当下这句话,于今天的向北而言,就是好好的尽全力的活在当下,过好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天,甚至是就过好当下的这一天。

这,可以说是向北在逆境、困境中,对己作多番设身处地之考量后的无奈之举。

唯有这样,才可以让向北他自己可以做到去肩负重任的时候也能抬起头来潇潇洒洒。

唯有这样,才可以让他们需要的“即便是在压力山大、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咱们家也没什么事”,去因为向北他在逆境、困境中若无其事、举重若轻的表现而得到佐证。

唯有这样,家人才会因为向北他“过在了当下,过好了当下这一天”,而在明天回想起今天的时候,觉得曾经依然美好,并觉察到未来也依然可以充满着希望和阳光。

就像是我们旅途中的每一段路,一步一个脚印才有了这么长的距离。如果没有人提醒,谁又会去注意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天呢?

向北正是在快被物质的生活和思想的生活压力给压得快喘不过来气的时候,而把眼光、精力用在了当下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天。

即便明天会天塌地陷,向北也会在明天的那个当口,坦然地因为今天的精彩而觉得自己的曾经还可以而不会存留什么遗憾……

因为他对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因为他把家人珍惜了、处好了,把每一步都珍惜了、过好了,才让自己在可能就要离开的时候,而不留遗憾的坦然的离开!

三毛说过:“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是呀!来不及认真地年轻,那就选择认真地老去吧。余下的每一天,都好好珍惜,莫负今朝,莫负未来,莫负正在慢慢老去的自己。莫负自己来到这人世间走一遭,莫负自己还能过一天、过几天……最艰难的时候,就别?想着太远的将来了,只要?励??过好今天就好。向北对自己如是说道。

这世间有太多的猝不及防,有些东西,根本不配占有你的情绪。??就是?场体验,请你尽兴!杨绛先?这样说过。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顺风顺水和没有一点挫折,它都会经历一段特别艰难的时光,也只有忍耐和煎熬之后,才会涅盘重生。

无论你现在正在经历怎样的生活苦难,都要让自己相信,眼下的艰难只是暂时的,因为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需要承受苦难,也要尽兴的活着。更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其实,谁家的锅底都有灰,人生没有幸福不幸福,只有知足不知足。自己的日子好坏都有自己过,有时候你看到了别人的风光,你却看不到别人背后的煎熬;你看到别人活的很容易,你却不知道他曾经历了多少苦难;你觉得别人过得很幸福,可是他背后的辛酸谁又能懂?

如此这般?

如此这般!

那就如杨绛先?说的吧,鼓励自己把今天过好就好,得过能过便且过!向北这样给自己加油打气。

聊了阿q先生,聊了得过且过先生,接下来,向北自然是该聊聊乐天先生了。

《易经》里说:乐天知命,故不忧。

人能乐天,便可不忧无愁!这,不恰恰是向北现时所急需和向往的吗?

遇到什么事都不会烦恼、不会忧、总是乐呵呵的,然后去积极地面对生活。这便是向北推崇的生活状态。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言:“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复间。”

对了!白居易便字乐天,向北今番言乐天先生又怎能没有白居易的戏份。

白居易?那可是在他去世后,能得唐宣宗这样写诗怀念他:“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的存在啊!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明白,原来白居易曾获封“诗仙”。不过,与将目光聚焦于青天明月的李白相比,白居易的注意力总是长留在黎民百姓身上,似乎的确少了那么点“仙味”

或许,在大唐那片绚烂的星空中,还是白居易自封的称号比较贴切些,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般一样。

白居易,出生于唐朝大历年间。而那个时代,已是标准的中唐了。整个国家,藩镇割据,战火延绵,盛唐的华美风流已渐成传说。但,白居易他那拥有着“一笔在手,天下我有”的济世情怀,于那个时代,于他本人早已经足够了。

况,还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豪情在给诗人加点料。

至于“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悲悯之心和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我来,我愿为人民代言!”之补察时政,以及“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长篇述事,当然足可让他把名字镶嵌在历史的长廊中。

就如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能让今人置身苏杭便能立刻想起他的诗词来一样。

能有如此成就,换作是我们任何一个人,包括向北,包括白居易,又岂能不想到过往而我自乐、念及今天和未来而乐天呢?

人生在世有一知己足也!逆境之时,困地之中,有一知己又岂能不更知足?

念及此,向北当然会想到白居易和白居易最好的朋友——元稹……

二人情谊之深切,数千年来,或能排名第一: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有如此诗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元稹便有这般梦回。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白居易不明说他想念元稹,却反着说元稹想念他而入其梦了,真是无理妙趣。

元稹对此却很是懊恼,回了篇:“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一边恨自己的梦不争气,一边又羡慕白居易能梦到自己,这种情谊妒煞了旁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乡村里的女人 穿越南宋 直播卖油漆竟成了隐身涂料供应商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贬妻为妾?和离高嫁气死前夫 超级农场大亨 宠妾灭妻?侯门主母她改嫁权臣 阿姨比我大了十五岁 风流医神浑小子 重生之完美攻略计划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