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农三代的青云路 > 第五章 有窗

第五章 有窗(2/2)

目录
好书推荐: 回到明朝改历史 官场判官:我与罪恶不共戴天 替身罪妻娇软可欺 穿书成为男配心上尖 无敌邪医闯五界 末世艰难,但我从不放弃 我是星际矿工,也是往日战神! 利刃无声 许你一生:独宠逃家王妃 执剑至极境

于春华从大锅里舀了两瓢热水,很快的洗完脸,用咬烂的柳树枝丫沾着清盐刷了牙,也不用吩咐,自己从后院柴垛哪里搬了两筐柴火,往灶膛里添。

没有煤,柴火不耐事,做豆腐必须有个专门的人来烧火。

于家是洛南县城的普通人家,城郊有两百亩地,一座两进的老宅子,县城里有这所一亩的门面,家境中等,但于家人口多,老老少少12口人,挣钱的花钱的各占一半,家里两个孩子上蒙学,分到每个人身上就少了,因此尽管这做豆腐是个辛苦活儿,一家人还是亲自下手干,泡豆子,收豆子,卖豆子,换豆腐,卖豆腐,家里多事如二婶,也是每天手脚不歇。

如今的大宣经济,就像是十七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民国,于家这样的在当地也算乡绅,但面对越来越贵的人工,没有家族底蕴(奴隶),家人都很辛苦。

豆子磨好,于二伯往十字木架镶的纱网里倒磨碎的豆汁,于奶奶摇晃着十字架,雪白的生豆浆落入烧着开水的大锅里,一晃一晃,绞出的豆渣归在桶里喂猪,大火烧开,将豆浆舀大桶里加入石膏,不一会儿就成豆花,再一压榨,就是上好的大豆腐,几斤豆子出一板豆腐,这是严格规定死的,不然赔了的就是自己的招牌。

从鸡鸣到天光大亮,6板豆腐才算做好,大伯将两板豆腐装箩筐里,下乡,又卖又换,大伯娘们做好早饭,拉开门板开始做生意,过了早高峰,就开始洗涮自家衣服。

至于于家阿奶,从早到晚簸箕不停,滚出颗粒饱满的豆子泡上做豆腐,熟练到一拍手上簸箕,石子自动飞出,黄橙橙的豆子在簸箕里让它到哪里就到哪里,这是多少年的春秋练就的手段,大伯们没有长成之前,一个女人如何操持?

没有风月,没有惊心动魄,却是一场终生的辛苦,儿子成家还有孙,无休止的操劳维系着整个大家的和谐。

“钱家,有仆役有买卖有资本,里里外外上千人的营生,你去了只管观花修竹,只要你生了孩儿,便是一生的保障,起码,不用担心那天你生病了,你丈夫儿子生病了,无钱看病——”

这样说着,于奶奶的泪留了下来,不用说,泪水里藏着无从拯救的生命。

“阿奶,我只八岁,我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我不是为了嫁穷小子,我只是为了自己自立,我是为了学安身立命的本事。”

从古至今,学得安身立命的本领再没有赔本的。

“那也不需要退了这门亲事!”这是于奶奶最不能理解的地方。

“门当户对,奶奶,这么好的馅饼怎么就砸我们头上了,日后我若是受了委屈,男方势力越大我越被吃的骨头不剩,我若能考上秀才,何苦冒风险看别人脸色吃饭,人一日不过三餐”

“你有大主意就看不上你奶了!”于奶奶见她软硬不吃,也失了耐性,东西一收再不理她。

一天,两天,三天——

一个月后,于奶奶终于给媒人透了口风想解了亲事,不成想这边话还没传,那边钱少爷又看上了别人,于家终于安静下来。

当然,除了责骂,她并没有上成学,上蒙学需要监护人同意,正在她捏着金叶子不知如何是好,洛阳城中的隔房大伯家来人了,堂伯家一对龙凤胎考上了天一书院了,有两个书童名额可以让出来。

话一出,整个于家沸腾了!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小镇做题家 重生,开局获得老祖传承 顶级气运,偷偷修炼千年 签到十六年,我没想当皇帝 直播:造世书 炎神之录 史上最贵的作弊器 我的本体是把剑 无限穿梭在异界 异世界的红色帝国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