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长枪当旗 > 第四十三章 罡夏皇帝

第四十三章 罡夏皇帝(1/2)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重回高考,暑假从10元赚到2亿 重云记 血痕事务所 甄嬛传夏冬春:我要活到最后一集 官场封疆:基层公务员到省委书记 明日方舟:溺于星空的血嗣 愿你为我停留 谁说我是辅助系

星历二年二月十三日清晨,天夏岐州雁门郡西岭县。

岐州有两郡,雁门和上原,其中雁门郡在北,上原郡在南,岐巍则在两郡之间。自天夏都城安都通往岐州州治岐巍的官道,就是经雁门郡西岭县进入岐州的。

西岭县县衙里,被称为“百里侯”的西岭县令带着他的副手县丞、县尉恭敬跪在堂下,随时准备听候堂内的两位“贵人”的召见。

大堂后面屋子里,精神不佳的天夏四皇子秦峥坐在一侧,匆匆赶来的郭国公熊耿坐在他对面斜下方,主位空着。

秦峥率先拱手,声音满怀歉意:“罡夏皇子之事,是陛下安排给本宫做的第一件事,本宫做的不够妥当,劳烦郭国公车马劳顿了。”

年逾六十的熊耿在软席上正坐,腰背笔直,满头白发藏在冠下,只露出两边的白发鬓角,闭目养神,没有说话。

秦峥倒也不恼,继续道:“刺杀罡夏皇子的是江湖上的神话宗门之刺客,与我朝无关,想来罡夏也说不了什么。”

堂内安静依旧。

身为有皇帝赐予宫殿的皇子,被大臣如此冷落,秦峥依旧没有勃然变色。他微微转动手上的蓝宝石戒指,便要继续开口。

“仅仅是,不够妥当吗?”两鬓斑白的熊耿缓缓睁开眼睛,注视秦峥。

“此事无论是否为我朝所为,只要发生在我朝土地,那便可以成为罡夏的借口,”熊耿缓缓道,“成为他们,向陛下狮子大开口的借口。”

熊耿面无表情看着秦峥,冷声道:“四皇子殿下,是否清楚这件事的后果!”

“事已铸成,对神话逆贼的海捕文书亦已撒下,如今还请郭国公尽力为国谋划,降低此事对朝廷的影响。”秦峥面有愧色,“此事本宫难辞其咎,待回安都,定会亲自向父皇请罪!父皇即便撤去本宫之宫殿,本宫也毫无怨言!”

然后秦峥拿起案上一本书,起身亲自双手呈给熊耿,诚恳道:“这是本宫这个月内派人在岐州搜集到的消息,希望能在郭国公查找神话贼子一事上有些帮助,这也是本宫的绵薄之力。”

看着态度如此恭敬的秦峥,熊耿苍老的脸上也是有些动容。其实他也知道,赵单遇刺之事,其实与自家这位倒霉催的四皇子没什么关系。就像秦峥说的,这是秦植交给他秦峥办的第一件事,本来是个在父皇面前露脸的好事,结果成了这个样子,这种局面,秦峥自己肯定也不想见到。

不过在赵单遇刺之后,秦峥还能克服恐惧坚持留在岐州做调查,虽然是挽救他自己在秦植眼中的形象,但这也说明了秦峥的勇气。而且说到底,他熊耿虽然是秦植的重臣,但人家秦峥还是秦植的亲儿子呢!

想到这些,熊耿也不好再给秦峥摆脸色,于是也起身恭敬接过这本书,道:“四皇子有心了。”

熊耿接过书本要装样子翻一翻,却在看了第一眼后,眼中就浮现出愕然的神情,立刻目不转盯地翻阅起来,还不时轻轻点头。

秦峥早有所料,微微一笑,侍立在一旁,轻轻转动着蓝宝石戒指。

足足看了三四页后,熊耿才回过神来,他连忙合上书,向秦峥行礼:“老臣失态了。”

“国公哪里话,”秦峥微笑轻扶熊耿,道,“国公初至岐州,未有片刻休息,直问正事。刚才一看书就如此专心,国公如此为国为民,实在是我朝之幸啊!”

“四皇子殿下在短短一月之内,就能收集整理出如此精妙重要的情报,实在是聪明机警,足慰圣听。”熊耿看出了秦峥眉眼间的疲倦,温声道,“四皇子殿下为了这些情报,劳累许久了吧?”

“不打紧,能够帮到国公就好。”秦峥微笑道。

“有了四皇子殿下提供的这些情报,老臣在岐州将很容易展开工作,多谢四皇子,省去了老臣很多时间啊。”熊耿和蔼笑道,“四皇子殿下先去歇息吧。”

“国公舟车劳顿,也要多加休息啊。”秦峥关切道。

“哈哈,好好,我们都去休息。”熊耿一开始看秦峥有多烦,现在就看秦峥有多顺眼,微笑着伸手作请状。两人各自离开房间,回到西岭县为他们准备好的房间休息。

房间里,关上门后,秦峥长舒了一口气,靠在门扉上,转动着手指上的蓝宝石戒指,欣喜道:“这下,熊耿会站到我这边了吧?”

片刻后,似乎听到什么的秦峥有些不满道:“这熊耿不愧是两朝重臣,还真是谨慎啊,我都如此摆低姿态了,他居然还保持中立!”

“不过还好,有过今天事情,想必熊耿对我会有很好的印象,有他在父皇耳边为我说话,最起码赵单的死,对我的影响会降到最低。”秦峥点点道。

然后他坐到床上,忽然轻声道:“我就要离开岐州了,琴柳妹妹那边怎么回事,你还没告诉我。”

轻轻转动蓝宝石戒指后,秦峥有些不耐道:“那为什么那个林珏也会跟着琴柳妹妹不见?”

“我不管!”秦峥脸上浮现阴霾,寒声道,“琴柳妹妹只能是我的!”

飞快转动蓝宝石戒指中,秦峥脸上逐渐难看起来,最后,他咬牙道:“那好!我听你的,我不去腾岐学院。我只派人去!这样总可以吧!”

蓝宝石戒指上似乎有蓝光轻轻闪烁,但秦峥却是不想再听,直接摘下戒指丢在枕边,拉过被子蒙头就睡。

……

星历二年二月十六日夜,罡夏永州,仲阳。

罡夏的建国史说来充满了曲折和英雄色彩,向来是民间说书人最爱讲的一段传奇历史。夏历一千七百四十八年,罡夏武皇帝、天夏康皇帝、申夏平皇帝与朝府尊者亲临仲阳,共同签订盟约,同意罡夏建国,从而结束了已经持续二十三年的罡夏建国战争。这个盟约的称呼颇多,不过最为天下熟知的还是“武康平盟约”,取三位皇帝的谥号命名。

在这个盟约中,立宁关以东土地是个模糊概念,而立宁关又是天夏与罡夏的必争之地,于是战争便不可避免了。

仲阳面积不大,皇宫也就不那么宏伟,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依旧拥有皇宫该有的一切布置。

此时已经入夜,皇帝寝宫内,烛光依旧明亮。半百之龄的罡夏皇帝赵济穿着龙袍,坐在桌边翻看奏折。他两鬓已有白发,身形略微消瘦,眉宇间不怒自威。

桌上摆放着一小堆奏折,虽然已经有了倦意,但赵济必须在审阅完这批奏折后才能休息,这是他身为皇帝最基本的职责。

夜晚的寝宫十分安静,就连鸟雀的鸣叫都没有,只有外面巡逻的禁军的铠甲碰撞声会每隔一会儿细微响起。

审阅奏折的赵济微微侧耳听着。

巡逻的禁军是今日满朝文武集体上奏请求他加派的,因为二皇子赵单在天夏岐州岐巍遇刺,所以大臣们在义愤填膺之余,也不免担心起他的安危来。

又想起那个胖乎乎的儿子了。

赵济轻轻笑了笑,合上奏折,来到窗前,望着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

看了许久后,他忽然问道:“送小单儿回家的队伍,到哪里了?”

赵济十年前就已经不近女色,身边也没有安排贴身太监宫女,按理说现在寝宫里除了他以外就没有其他人了。他的声音也放得很轻,外面的禁军守卫根本听不见,那他是在和谁说话呢?

书桌上忽然有男子的声音响起:“快到安州了。”

“这事还要压多久?”赵济淡淡道,“朝里的大臣,负责商讨盟约的使臣,还有小单儿的母亲,近日都在从各个方面打探朕的意见。”

“压到举国上下都知道了,”男子轻声道,“压到二皇子殿下的队伍,到立宁关附近的时候。”

“还是要这么做吗?”微微沉默后,赵济轻声问,声音有些不忍。

男子低笑道:“微臣记得陛下是位说一不二的英雄豪杰,怎么如今大事将成,反倒犹豫起来?”

“朕总感觉,这件事上,朕做错了。”赵济语气平静。

“用一个儿子,换取数百上千里的土地、几十万户百姓、数不尽的财富,还有那,陛下您渴望了一辈子的,统一天罡的梦想。”男子声音充满蛊惑,“难道,这还不值得吗?”

“一个儿子,可换不到这么多东西。”赵济没有转头,他望着漫天繁星,轻声道,“失去这个儿子,朕真正得到的,是数百万愤怒的百姓,十万个愤怒的父亲,十万个愤怒的母亲,十万个愤怒的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因为怕死所以努力变强 我以诸神证长生 我,左千户,肝出个武道真神 裁决王剑 邪道至圣 霸血狂神 我在末世后修仙 全球大修真时代 神之帝 不朽武帝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