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 第262章 武举

第262章 武举(1/2)

目录
好书推荐: 城隍道 女配一身铁骨,恋综给人添堵 安宁传之江湖吟 洪荒天花板,三清抢着给我上贡品 九渊江湖 反骨大佬穿越:王妃又要搞事了! 娑婆世界流浪 穿越到有秦朝没有汉朝的古代 辽北出马仙实录 TNT私生别来沾边

酒是清酒,万寿山泉水调和宫中金锦白,封藏前又加入了灵露。

饮之甘洌清爽,味道沁人心脾。

“大抵仙界琼瑶佳酿也不过如此吧。”方云心中感慨,偷偷用舌头刮了刮玉莲盏。

一股温暖却强大地力量从酒液中向他周身流转。

方云只感觉饮过酒后,全身暖烘烘的,就像睡在自己柴房书桌的小被窝。

严世蕃嘴唇微抿,好酒!

若登阁为相,是否能日日饮此酒?

朱厚熜语气温和,三言两语间就拉近了考生与自己的距离。

皇帝依旧高高在上,只是比起想象中少了几分肃杀之气。

方云的位置在金水桥南人群的后侧,他小心翼翼地往前方瞥了一眼。

好奇这个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帝王,究竟是什么样的?

他原本家境殷实,自己读书也努力,二十一岁就考上了秀才。

天灾人祸难以预料,他的父兄外出经商被鞑子杀害,自己也急火攻心昏了过去。

十几天后从病榻上起来,孤儿寡母,百亩的良田都被自家人“买”了去。

若不是皇帝推行礼法语韵,自己又在参加乡试的时候好奇买到了官方推行的读本,当上了“推礼员”,只怕连自家的大屋都保不住。

对于皇帝,他感激更胜于尊敬。

方云,只是这场“大礼论”中获利的芸芸众生之一。

未来的他,也将成为新礼的忠实拥趸。

朱厚熜为在场的考生悄悄做了标记,谁的气运突然变化,谁拥有了奇遇,谁又是可堪造化之人?

金水桥外,君臣相得,华盖殿临时的阅卷场,一众阁臣也摇头晃脑。

杨一清兴奋地说道,“此子颇有见地,见微知着,从新礼推行之中,看到了九州一体,万法同序。”他叹道:“国之疾,在政令不能切实推行,虽然言之有物以礼法推行为依据,可终究少了几分气度,可惜呀。”

王琼摇摇头,“此人虽然限于自身见识,所思不能融会贯通,但更多的怕是触到禁区!”

书页翻动的声音还在继续。

众人对视一眼,都露出会心的笑容,王琼这话,他们都听懂了。

这一次的殿试,考得可不光是学问。

“从官制改革出发,谈论天宝推行,不错,此子独具慧眼。”费宏手腕旋转,随即在绘有表格的册子上批上了分数,写好评语就将册子和试卷转交给蒋冕。

一份试卷三人评阅,采用表格评分,并且细致地提供了一份评卷标准。

几位阁老虽是第一次见,但也很快地适应了这种新的阅卷机制,并且操作越发娴熟。

张璁坐在上手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下,第一次担任科举的主考官,倒是意外地轻松。

他不经意地看向左侧被腾出来的桌案,上方用犀牛镇尺压着三张试卷,那才是真正头疼的东西!

诸位阁老都是从科举场中拼杀出来的,又多年为官,眼光何等犀利。

初筛之后,前十名的试卷就已经定下,只是有三份让他们惊艳的同时又有些为难。

“经济为国之血也。”

“百官为国之百脏。”

“凡医治病望闻问切,国有疾,须知疾从何来。”

轻咳了两声,王琼率先发言。

“此子一针见血,国家运转经济是血液,缺了钱连平民百姓都会叫苦连天,更何况一国?难得的是他还提出了一部分解决的办法。”

费宏接过他的话略微摇头,“开海禁!放在之前,连说一说都是要被拉去杖责的。”

两人针锋相对,气氛也变得有些焦灼。

“咚”——张璁茶盏落桌。

“为国选材不拘一格,我们写好评语,最终定夺的是陛下。”他定好了调子,转身又谈论起另外一份考卷。

“写出这份考卷的人,一定熟悉官场,语言老辣,目光犀利,难得的是句句切中要害。”

他感慨道:“考成法尚未完全推行,科举中就有人提出类似的意见,我大明之幸也!”

言罢,他就起身去翻阅评分的册子,对最后一份考卷并不发表意见。

众人沉默了许久,谁也不好先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一人:让你写日记,你怎么无敌了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三国秘事第二部 我生活在唐朝 重生成为赤爷,开局获得烈咬陆鲨 海贼:我成名于洛克斯时代! 魔鬼部队 翻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